御臨末之御書~二種廻向【2】

 

分享給好友
LINE

gorinmatsu

彌陀只是為了給予

親鸞聖人在其最重要的著作《教行信證》的開篇,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:

  「謹按淨土真宗,有二種迴向。一者往相,二者還相。」

   (《教行信證》教卷)

因為淨土真宗指的是真實的佛教,阿彌陀佛的本願,所以聖人說道「謹按」,並斷言「彌陀的本願有二種迴向」。所謂迴向,是「給予」的意思。這段話的意思是說,彌陀對我們的賜予有兩種。

因為阿彌陀佛的力量又叫做他力,所以這被稱為他力迴向。而將這「彌陀的二種迴向」闡明於世的著作,就是親鸞聖人的《教行信證》六卷。

那麼這兩種賜予是什麼呢?一種是「往相」。這是「往生淨土的相狀」,就是說使我們成為往生一定之身——無論什麼時候死去都可以從娑婆去往淨土。被彌陀拯救,就能夠成為必定去往極樂之身,活在絕對的幸福、無礙之一道的世界裡,這依靠的是「往相迴向」的力量。

第二個「還相」,是「還來穢國的相狀」,這是指死後往生淨土之後,讓我們為了拯

救眾生,再回到這個娑婆世界。

「得到彌陀的拯救」就是說從彌陀那裡得到了這兩種賜予。

親鸞聖人在和讚中這樣寫道:

  「若問如來作願

   不捨苦惱有情

   唯以迴向為首

   成就大慈悲心」

      《正像末和讚》

「若問如來作願」,就是詢問阿彌陀如來建立本願之心的意思。那是為了「不捨苦惱有情」。我們只知道那種今日有明日無的無常的幸福。而彌陀無法捨棄這樣的我們,想方設法要讓我們得到「生而為人真好」的絕對的幸福,因此才立下了本願。

  「唯以迴向為首

   成就大慈悲心」

為此,彌陀唯以給予我們為目的,完成了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這個大功德。

彌陀早已看穿,我們即使被拯救了也不會感到歡喜,甚至連道謝之心都沒有,因此彌陀的拯救是無條件的。彌陀對於我們沒有任何的要求,只是給予我們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將我們救助到絕對的幸福中,這就是彌陀的大慈悲。

而我們如果想得到世間的幸福,也是只要考慮如何給予就可以了。不要只想著如何從他人那裡奪取、得到。雖然這很難做到,但是讓我們嘗試著去仿效阿彌陀佛。

 

烈火般熾熱的恩德讚也是彌陀的賜予

無論是「往相」還是「還相」,都是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這六字名號中蘊含的大功德,所以這二種迴向是於被拯救之一念由彌陀同時賜予的。

在這裡,有一點需要注意。那就是恩德讚之心生起,並非是由於被彌陀拯救,成為了往生一定之身。我即使被拯救,也不會生起歡喜之心,或是感恩之心。從我自己的心裡,絕對不可能產生「粉身碎骨也要報答」的恩德讚之心。如烈火般熾熱的恩德讚,完全是彌陀「還相迴向」的賜予。

所以,不可能會是「只要自己得救就可以了」這種態度。這樣的人還沒有從彌陀那裡得到這兩個賜予。

如果被彌陀拯救為往生一定之身,即使是對「還相迴向」的仿效,也會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。這一點,只要回顧一下親鸞聖人的一生,我們就會很清楚了。聖人畢生以《恩德讚》之心投入到拯救眾生的事業裡。即便這樣,聖人依然覺得不能

報答佛恩於萬一,臨終時遺言:我雖然會回歸淨土,卻會當日返回。去而復還,去而復還,只要這個世上還有苦惱的人存在,親鸞我就會無限地往返,直到十方眾生全都被拯救到絕對的幸福為止。這「往相」、「還相」,全都是從阿彌陀佛那裡得到的賜予。

彌陀的拯救何等廣大無邊!

「平等宣揚向十方」——

親鸞聖人正是因為窮其一生,將此彌陀的二種迴向明確闡述給所有的人,才會被世人仰讚為「世界之光」。

分享給好友
LINE
好友人數

主題閲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