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目的就是乘上「渡難渡海大船」

 

分享給好友
LINE

大悲の願船

彌陀誓願的大船

人為何而生?為何而活?為什麼不論多麼痛苦也不能自殺?「人生的目的」是什麼?

親鸞聖人的回答清楚明瞭,具有堅定的自信和勇氣:

「在波濤不絕的人生苦海中,有一艘大船能使我們心情明朗地渡過苦海。乘上這艘大船、活在未來永恆的幸福裡,這就是人生的目的。」

在其最重要的著作,《教行信證》中,開篇就這樣寫道:

難思弘誓,渡難渡海大船;無礙光明,破無明闇慧日。

—-《教行信證》

「彌陀的誓願是一艘船,它可以破除苦惱的根源—-無明之闇,使我們心情明朗而愉快地渡過波濤洶湧的人生苦海。乘上這艘大船才是人生目的。」

這是向全人類發出的一大宣言。

「乘上渡我們過苦海旳大船」,這正是本書所要闡述的課題。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?用一句話來說就是:

「破除苦惱的根源—-無明之闇,獲得『生而為人真好』的巨大生命喜悅。」

儘管聖人的著作很多,但可以說,這是貫穿始終的唯一主題。

人並非為了痛苦而生

如上所述,聖人把人生比喻為痛苦的波濤不曾停息的大海,稱之為「難渡海」「苦海」。

一統日本天下的德川家康曾這樣感慨自己的人生:「如同負重荷,行遠路。」他至死也未能卸下苦惱的重荷。

超級樂觀主義者歌德也感嘆:「我的生活最終只是痛苦和重荷,在七十五年的生涯中,真正感到幸福的不到四個星期。」

從文豪們的慨嘆中,也可以窺見人生的實態。一生自由奔放的女作家林芙美子說道:「花之生命短,唯有痛苦多。」夏目漱石在給妻子的信中這樣寫道:「人或許就是為痛苦而生的動物。」芥川龍之介也說:「人生比地獄還要地獄。」(《侏儒的話》)

其實,不用聽這些愁苦的哀嘆,「人生是苦」—-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留下的這句金言,早已得到人們的認同。

但是,我們絕非為了痛苦而生,也不是為了痛苦而活。所有人的終極願望只有一個,那就是苦惱盡消、得以明朗而快樂地渡過人生苦海。

如何實現這個願望,這才是人類最大的課題。回答這個問題的,正是《教行信證》。

摘錄自<人,爲何而生,爲何而活>高森顯撤著

side-book

分享給好友
LINE
好友人數

主題閲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