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從何處而來,向著何處而去呢?

 

分享給好友
LINE

 人從何處而來,向著何處而去呢?

  在野草叢生的無邊曠野上,走著一位步履蹣跚的孤獨的旅人。

  正值夕陽西下的黃昏,秋風襲來,樹葉凋零,令人倍感寂寞冷清。

line6 人生如同在旅行

  「旅人」,指的是「所有的人」。

  這樣的比喻,在某些歌詞中可以聽到:「人生如同在旅行,道路漫長無止境」。美國的歐巴馬總統在其連任總統的就職演說中,也反覆使用了「我們的旅程沒有結束」這個比喻。

  日本作家吉川英治也描述說:「人生就是只有單程票的旅行。」他在作品中這樣寫道:

「如果列車中有這樣一位乘客——既不知道起點是東京站,也不記得過了橫濱站,車過了丹那隧道才剛剛睜開惺忪睡眼,到了靜岡縣附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正在乘車,然後當列車到達名古屋停車五分鐘的時候,才開始隔著玻璃窗看向外面的社會,接著就驚慌失措地問:

『這輛車到底開往哪裡?』周圍的人肯定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吧。而且必然會憐憫他的無知。然而在人生列車上,卻全都是這樣的乘客。」

  (《忘卻中殘留的記憶》)

jissou-1

  在這段話中,起點站的「東京」大概指的是出生的時候,「橫濱」應該指的是嬰兒時期,「靜岡」可能指的是三四歲的時候。

  吉川英治還這樣說道:

「如果把我們呱呱落地的時候作為人生旅程的起點站,那麼嚥下最後一口氣死亡的時候,就是人生旅程的終點站。我們在人生這個旅程中,常常在途中找到同路的夥伴。比如小學、中學、高中的同學,住在附近的鄰居,工作中的同事或客戶……等等。所有這些人,都是我們在人生旅途中的同伴。而且,其中緣分最為深厚的,就是夫妻這對同路人。」

  懂事的時候,我們就發現自己已經生到這個世上,在活著了。我們學習讀書寫字,然後走入社會拼命地工作,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向哪裡。就這樣,同樣無知的旅客們互為同學、同事,或是家人,成為旅伴一起繼續著不知道目的地的旅程。

  而活著,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。在我們的周圍,充滿著讓人覺得「為什麼這麼痛苦還要活下去」的事情:疾病、繁重的工作、被解雇的不安、夫婦間的爭吵、孩子不走正道、還不起的貸款、對年老父母的照護……等等。

  有一位政治家,因為在有關臨終關懷的會議上發言說「就算是覺得差不多死了算了,也會被人以『能活著就活著吧』這種理由維持生命,真的很傷

腦筋」,引起了世人非議。

  然而,如果人生這個旅程沒有任何的目的,那麼說「要是活得太長只有痛苦,就想早早死去」的人也並非沒有道理。

  但是,我們不應該是毫無意義地來到這個世界上,也不該是為了痛苦而活著的。

  人生旅程裡,應該有一個目的地,讓我們感到「生而為人真好!沒有死去,活到現在真是太好了!」這樣的歡喜。

  因為,只有明確了這個目的地,我們才會知道自己「是為了這個目的而活著」,一切行為就都有了意義,才會產生克服一切困難奮勇前行的勇氣。

分享給好友
LINE
好友人數

主題閲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