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這是重點!「往生有兩種」

往生有兩種

「信『被彌陀誓願不思議所拯救,必遂往生』,欲念佛之心發起之時,即獲攝取不捨之利益也。」

(《歎異抄》第一章)

 

「諸位越十餘國之境,不顧身命,來訪之志,定只為聞問往生極樂之道也。」

(《歎異抄》第二章)

 

「善人尚且得遂往生,何況惡人哉。」

(《歎異抄》第三章)

 

「往生」是佛教用語,並且是極為重要的佛語。因此,對「往生」的誤解,就會直接造成對佛教的誤解,也會讓只闡明了佛教一事的親鸞聖人的教義,被一片黑闇所包圍。那麼,這麼重要的「往生」,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

 

「往生」有分為「現在的往生(生而往)」跟「死後的往生(往而)」兩種。明示這「兩種往生」,正是親鸞聖人教義的特徵,也是重要的要點,因此希望各位讀者好好了解。

 

 

現在的往生──心的往生

 

「現在的往生」指的是在活著的現在得到絕對的幸福,就是「生而往」的往生。

 

意思是,原本痛苦的人生,一下子徹底獲得新生,轉變為幸福的人生。

 

充滿痛苦的人生

 

兩千六百年前,講說了佛教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:「人生是苦」。

 

現代人只要手裡有一台智慧型手機,不論是唸書、工作,還是買東西、休閒娛樂,基本上都能夠做

到。發生災難時候,手機也成了求救的必備工具。

 

即使已經變成如此方便的時代,只要活著,就仍會有種種麻煩的、辛苦的、有壓力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。充滿痛苦的人生,不論是古代或是現代,依然沒有改變。

 

在日本,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生之間因為社群媒體產生的霸凌問題,跟四年前相比增加了兩倍。在網路上受到「討厭」「噁心」「最好給我消失」「去死吧」等惡言相向的霸凌,也沒有辦法跟其他人商量,沒有一個可以感到安心的地方。孩子們太過於痛苦,於是心生「想要消失不見」的念頭,而親手結束自己生命的自殺事件接連不斷。

 

在某個新聞報導當中,有位三十多歲的男性接受採訪時說,自己失去了工作、家人以及房子。

 

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,公司的業績一落千丈而遭到開除。在家裡的時間變長,變得容易煩

躁,總是在夫妻吵架。後來妻子受不了,就帶孩子回娘家了。房子貸款還剩三十五年。每個月要付日幣十萬貸款,付不出來只好賣掉房子。卻只能低價賠本求售。剩下的人生就是為了要還債,這太令人感到沮喪了。」

 

毫不留情就來臨的老、病、死

 

即使遇到逆境,在身心健康的時候還是有力氣對抗的。然而,誠如釋迦牟尼佛所說的「諸行無常(所有一切都不會一直持續不變)」,青春、健康全都稍縱即逝。

 

日本劃時代的動作明星千葉真一先生,在去年夏天因為得到新冠肺炎過世。享年八十二歲。他在晚年依然持續鍛鍊身體,因此很多人對他突如其來的過世消息感到非常驚訝。原本他正在為同是從事演員的兩個兒子,重新裝潢老家當作別墅,幾乎要完工了。預定好的跟兒子的同台演出,如今也已經無法實現了。

 

不論得到了什麼、過著什麼樣的生活,到最後都必須孤身一人獨自啟程。對於這件事情,蓮如上人這樣曉諭我們。

 

將死之時,曾賴以依憑之妻、子、財寶,無一相隨我身。故死出山路之末、三塗大河,須唯我一人獨渡。

(《御文章》第一帖第十一通)

 

意譯

在自己即將死去的時候,一直作為生活支柱、賴以生存的妻子、兒女、財產再無一可以依靠。所

有的一切都被剝去,不得不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。

 

難度海有大船

 

親鸞聖人將這樣苦惱不斷的人生,比喻為驚濤駭浪此起彼伏的大海,教導我們說人生是「難度海」。

在難度海的人生中,痛苦不斷地向我們襲來,無法逃脫。這樣的我們,到底要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?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唯有依靠「阿彌陀佛的本願(諾言)」。

 

釋迦牟尼佛的老師阿彌陀佛發誓,要將在難度海一直不斷痛苦的我們「必定拯救為絕對的幸福」。

 

親鸞聖人將「阿彌陀佛的本願」比喻為「救度之船」,在《教行信證》開頭說是「讓我們明朗快樂地度過難度海的船」。

 

這是一艘不論有多大的波浪打過來,也絕對不會沉沒的大船。因此,只要被乘載上這艘大船的話,

就能獲得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會改變的「絕對的幸福」。

 

乘上這艘大船,就會驚訝地得知「竟然有這樣的世界!」全身洋溢著「生而為人真的是太好了」的生命的大歡喜。大船前往的,千真萬確是無限光明的彌陀淨土,因此可以安心好好享受人生旅程。

 

於平生獲得絕對的幸福

 

被這彌陀的大船拯救,被這彌陀的大船拯救,獲得新生,成為一呼一吸都明朗快樂的絕對的幸福之身,這被稱為「生而往」的往生。因為是在活著的現在,「心」獲得新生的往生,因此又稱為「不體失往生」或是「心之往生」。

 

 

死後的往生──肉體的往生

 

另一個「死後往生」則是,於現在乘上彌陀的大船獲得了絕對的幸福的人,生命結束的同時會「前

往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生而為佛」。親鸞聖人教導我們這是「往生即成佛」。

 

這是在肉體死亡之後的往生,因此又稱為「肉體的往生」或是「體失往生」。

 

有時會聽到有人說,「親鸞聖人沒有講說死後的往生」。但是在《末燈鈔》當中,聖人如此明示:

 

吾身今已歲窮,定當先行往生,必於淨土相待也。(第十二通)


意譯

親鸞我,今生即將結束了。想必會比各位先行一步,往生凈土。我一定、一定會在淨土等待著各位到來。

 

趕快達成現在的往生

 

像這樣,所謂「往生有兩種」,意思是彌陀的本願,是現世與來世兩次拯救我們的諾言。沒有比親鸞聖人,更加清楚鮮明地闡明了彌陀的「兩次的拯救」的人了。

 

在世間,很多人都以為「死了就成佛、死了就去往極樂」。然而,並不是無論是誰都能「死後必能去往極樂淨土成佛」的。

 

如果不是在現在達成了往生的人,死後就無法往生。

 

在這世上,不論活得再怎麼長壽,頂多不過是百年。死後則是長達幾億、幾兆年那樣無比地漫長。

我們終極的目的,取決在於未來永劫是浮抑或是沈的「死後往生」。

 

為了達成這個出世本懷,親鸞聖人強烈地勸導我們要「趕快達成現在的往生」。

 

在這轉瞬即逝的人生,獲得永遠的幸福。在生而為人能夠聽聞佛法的現在,就是大好機會。讓我們現在,好好地認真聽聞彌陀的本願。

 


兩個往生(心的往生,肉體的往生)

 

8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